陳友諒
陳友諒 | |||||
---|---|---|---|---|---|
統治 | 1360年-1363年 | ||||
前任 | 無 | ||||
繼任 | 陳理 | ||||
出生 | 1320年11月3日 元仁宗延祐七年 河南江北行省沔陽府(今湖北省仙桃市) | ||||
逝世 | 1363年10月3日† 元惠宗至正二十三年 陳漢大義三年 江西行省鄱陽湖 | (42歲) ||||
安葬 | |||||
| |||||
政權 | 陳漢 | ||||
父親 | 陳普才 | ||||
母親 | 吳夫人 |
陳友諒(1320年11月3日—1363年10月3日),元延祐七年(1320年)五月[註 1]出生,河南江北行省沔陽府(今湖北省仙桃市)人;元末時期群雄和民變領袖之一、中國元末陳漢政權建立者。
1359年,陳友諒挾持徐壽輝,遷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為漢王。次年(1360年)閏五月十六日,其在採石五通廟登基稱帝,國號漢,改年號為大義,建立陳漢政權。以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隨即陳友諒與張士誠合攻朱元璋,並趁機出兵圍住朱元璋的金陵應天府,朱元璋遣部下胡大海進攻信州,迫陳友諒回師救援。朱元璋一面離間張士誠,張按兵不動。陳、朱雙方在金陵城(今南京)西北的龍灣(今南京市大勝關)展開惡戰,不巧江水退潮,百艘巨艦擱淺,陳友諒大敗,敗走江州。
陳友諒廣義上在位時間為4年,狹義上為3年。1363年10月3日鄱陽湖之戰的時候,陳友諒身中流矢,卒年44歲。
祖姓爭議
童承敘的《平漢錄》記載:「陳友諒,沔陽人,本姓謝,祖千一,贅於陳,遂從其姓。父普才,黃蓬漁子也。」陳友諒本姓謝,祖父時入贅陳家,改姓陳。此說被《明史》採納,流傳廣泛。
越南《大越史記全書》則稱,陳友諒是投降元朝的越南陳朝宗室陳益稷之子,曾向陳朝遣使求和親和借師[1]。陳益稷投降元朝後,被封為安南國王,後元朝征越失敗,將陳益稷安置在漢陽。
生平
早年事跡
陳友諒少時好學,略通文義,姿貌豐偉,膂力過人,優於武藝,弱冠仕元任元沔陽總管府「獄吏」。
反元路途
元惠宗(元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徐壽輝、彭瑩玉、鄒普勝等人在蘄州(今湖北蘄春南)起事。同年(1351年)十月,攻克蘄水(今湖北浠水),據此建立政權,國號宋(一說天完),年號治平,徐壽輝被擁立為帝。陳友諒投效紅巾軍將領倪文俊麾下的「北瑣紅軍」,開始反元。
至正十五年(1355年)正月,徐壽輝遣其將倪文俊復破沔陽,陳友諒於黃蓬起義被編入天完紅巾軍,初為簿書掾,徐壽輝授其為沔陽州總管府總管。同年八月,陳友諒協助倪文俊攻佔武昌、漢陽,並負責督建天完朝漢陽皇宮,同時發現鯰魚套江灣是建打金場、泊船、修船、造船的極好地方,於是就動手將沔城打金場搬至鯰魚套,定名為武昌打金場。陳友諒任命楊從政為武昌打金場總管。楊從政上任後,立即組織工匠進行研製,根據當時戰爭的需要,[原創研究?]研製出「混江龍」、「塞斷江」、「撞倒山」、「江海鰲」等功能各具的大型戰艦。
至正十六年(1356年),陳友諒晉升為天完「領兵元帥」,出任黃州路總管府總管。陳友諒率部水陸並進,蔽江東下,一舉攻下江州。
至正十七年(1357年)九月,陳友諒襲殺倪文俊,因功升為「平章政事」,自稱勤王,自稱宣慰使,起兵攻下江西諸路,連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
至正十八年(1358年),陳友諒率軍從武昌順江而下,攻陷安慶,又破龍興、瑞州。而後分兵攻取邵武、吉安,而自己則領兵進入撫州。不久,又破建昌,接連取得贛州、汀州、信州、衢州。
漢王
至正十九年(1359年),陳友諒殺將領趙普勝,挾徐壽輝,遷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為漢王。
建國
至正二十年(1360年)閏五月,陳友諒攻陷太平路,命死士在太平路采石(今安徽省馬鞍山市)五通神廟內刺殺徐壽輝。十六日戊午(6月16日),陳友諒於采石五通廟登基稱帝,國號漢,改元大義,以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隨即與張士誠合攻朱元璋。朱元璋金陵應天府被陳友諒趁機圍住,只好遣胡大海進攻信州,迫陳友諒回師救援。朱元璋一面離間張士誠,張按兵不動,又命屬下康茂才向陳友諒詐降並作為陳友諒在朱元璋軍中內應,結果康茂才引陳友諒軍到金陵城(今南京)西北的龍灣(今南京市大勝關),中了朱元璋在當地的伏兵,後江水退潮,漢軍百艘巨艦擱淺,陳友諒大敗,敗走江州(今九江)。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陳友諒遭遇朱元璋西剿。因為割據的地理原因,陳友諒與朱元璋相靠,陳友諒自恃兵力強大,想向東攻取應天。陳友諒親率水師東下,到達江東橋,雙方戰於龍灣(今江蘇南京城郊),陳友諒大敗。因為是潮落,船被擱淺,死者無數,喪失戰艦數百艘,陳友諒只得坐小船逃走。張德勝乘勝追擊,在慈湖被其打敗,焚船。馮國勝率五路大軍乘勝追擊,陳友諒派出皂旗軍迎戰,復大敗。陳友諒放棄太平路(今安徽當塗),逃至江州。朱元璋軍乘勝攻取安慶,陳友諒的部將於光、歐普祥都繳械投降。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陳友諒派兵再次攻陷安慶。被朱元璋親自率軍討伐長驅直入抵達江州後,陳友諒復失安慶。陳友諒戰敗後,連夜攜妻帶子逃往武昌,其部將吳宏以饒州投降,王溥以建昌投降,胡廷瑞以龍興投降。
戰歿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四月壬戌,陳友諒大舉兵圍洪都(今南昌),史稱洪都保衛戰。本年8月30日,陳友諒復率六十萬水軍在鄱陽湖進攻朱元璋,朱排佈水軍二十萬親自迎敵,是為「鄱陽湖之戰」。陳友諒自恃巨艦出戰,採用砲攻,差點捕獲朱元璋。隨後,朱元璋採納郭興的建議,利用東北風而改用火攻,致使陳友諒部大量受損。之後朱元璋利用鄱陽湖水位降低便於小舟活動,改為分兵水路圍攻陳友諒。同年八月壬戌(10月3日),陳友諒突圍時起霧,陳從船艙中探頭出看,竟中流箭而死,漢軍潰敗。隨後朱元璋圍攻武昌,並盡佔湖北各地。
死後
陳友諒死後,張定邊等人在武昌立陳友諒次子陳理登基為帝,改元德壽。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二月,朱元璋的西吳軍廖永忠部兵臨武昌城下,其帝陳理出降,陳友諒所建立的陳漢政權就此亡國。陳理被朱元璋召至金陵,封為歸德侯,洪武五年(1372年)陳理及其九族被流放至朝鮮半島,為今日韓國梁山陳氏先祖。
其部將殷文才的子嗣為避禍改姓為鄧。
故居
河南行省荊湖北路宣慰司沔陽府沔陽城南(今仙桃市沔城回族鎮古城遺址中)有一座廟宇叫玄妙觀,原為元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的行宮。此觀位於沔城南門,坐東朝西,佔地面積8000平方米。明、清兩朝的道正司一直設在這裏。
陳友諒兵敗後,當地百姓怕朱元璋毀觀,將其龍興故居改為玄妙觀,為沔陽州道正司的所在,清代避康熙帝諱,改為元妙觀,亦是清代沔陽州道正司。
1941年的中日戰爭,國軍一二八師師長王勁哉焦土抗戰過程中,此廟堂遭毀。
家庭
祖上
- 祖父陳千一(另一說祖父為謝千一,祖母陳氏)
- 二叔祖父陳千二
- 三叔祖父陳千三
- 四叔祖父陳千四
- 五叔祖父陳千五
父輩
母親
- 吳氏
兄弟
后妃
- 楊苕華[原創研究?]
- 婁玉貞[原創研究?]
- 陶氏
- 闍氏,稱妻子或姬妾,被朱元璋軍所俘。明代文獻多稱她是達定妃,她與朱元璋所生潭王朱梓傳為陳友諒遺腹子。明人已知其為野史訛傳。《萬曆野獲編》稱朱元璋深恨陳友諒,「曾納其妾,旋即遣去,深以為悔。野史訛傳,曾生潭王梓」。[2]:66—67
子女
孫
- 陳明善,無後而逝
傳說
- 袁枚《子不語》卷十收錄一篇《毀陳友諒廟》,講清朝趙錫禮任縣令時,毀了荊州陳友諒廟改奉關帝君的佚事。趙只知道是不明的王爺廟,認為是淫祠而毀廟,但並不知該廟是奉祀陳友諒,直到向張天師詢問之後,方才得知。[3]
歷史評價
總評
古有「友諒最桀,士誠最富」之說,陳友諒窮極奢侈,不得民心,舊部多叛,為失敗主因。
名人評說
- 劉基:「友諒包饒、信,跨荊、襄,幾天下半。」「士誠自守虜,不足慮。友諒劫主脅下,名號不正,地據上流,其心無日忘我,宜先圖之。陳氏滅,張氏勢孤,一舉可定。」
- 朱元璋:「友諒亡,天下不難定也。」「朕以友諒志驕、士誠器小,志驕則好生事,器小則無遠圖。」
- 楊璟:「向者如陳、張之屬,竊據吳、楚,造舟塞江河,積糧過山嶽,強將勁兵,自謂無敵。然鄱陽一戰,友諒授首,旋師東討,張氏面縛。此非人力,實天命也。」
- 饒漢祥:「江漢先英、三楚雄風。」
- 《朱元璋系年要錄》:「至傾國六十萬嘗試江流,牧野、昆陽、赤壁、淝水、古帝王豪傑能用其眾者,未之有聞。」
- 蔡東藩:「吾謂友諒亦有自敗之道,江州失守,根本之重地已去,及奔至武昌,正宜斂兵蓄銳,徐圖再舉,乃迫不及待,孤注一擲,喪子弟,失愛妃,甚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是可見國之興亡,實關人謀,不得如項羽之刎首烏江,自諉為非戰之罪也。」
- 歷史學家吳晗:「陳友諒雖然失敗了,但他畢竟是反對元朝蒙漢地主階級統治的英雄人物,在歷史上起過作用,當時人們對他是同情的、懷念的,他的墳墓,到今天還在新建的長江大橋下被保存着,供來往遊人悼念。」
後世紀念
衣冠冢
1363年10月3日,陳友諒身中流矢,卒於鄱陽湖之戰後,其真實屍骸不知去向,衣冠被部下以舟載回,遣送至湖北武漢城內長江大橋武昌橋頭引橋蛇山南坡下(湖北武漢著名景點黃鶴樓旁)埋葬,坐北朝南,長方形,圓角,高2.2米,墓基周長12米,墓冢依山構築,此地為陳友諒的衣冠冢。附近一座六角無名亭,亭柱上刻滿字跡。
清代,此地成為湖北按察使署的花園「乃園」之一部分,少有人往。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萬耀煌、耿仲釗等發現此墓。
1912年,湖北省內務司議請整修,並在墓前(牌坊與墓之間)修築了16級台階的墓道和一座高大牌坊。牌坊前額書「江漢先英」,後額書「三楚雄風」,墓前立碑「大漢陳友諒墓」,廣濟饒漢祥作碑銘。墓兩側還各建有碑亭一座。1913年墓園進行整修完工,墓地周圍蒼松翠柏環抱,氣氛肅穆。
1923年(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對其重建。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稍作維修。
1956年,該墓被列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文革期間被毀,198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地方政府撥款將其復修。1998年6月全面整修竣工,有磚砌水泥墓牆,立「重修大漢陳友諒墓」碑石。[4]
紀念館
2013年12月18日9時,當地政府在湖北省仙桃市(原湖北沔陽)沔街九十墩開設「陳友諒紀念館」。這個紀念館內有三層仿古式建築,佔地3891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到1615平方米。前兩層設有920平方米的展廳,最後一層為辦公休息區。[5]
影視形象
- 1978 《倚天屠龍記》 龍天生
- 1981 台視楊麗花歌仔戲 《朱洪武與劉伯溫》 王桂冠
- 1987 台視楊麗花歌仔戲 《朱洪武》 陳亞蘭
- 1984 《倚天屠龍記》 呂耀華
- 1986 《倚天屠龍記》 何貴林
- 1987 《大明群英》 劉青雲
- 1993 《朱元璋》 張炬
- 1994 《倚天屠龍記》 鄭平君
- 1998 中視黃香蓮歌仔戲《臭頭洪武君 》 吳安琪
- 1998 《乞丐皇帝傳奇》 李志希
- 2001 《倚天屠龍記》 陳榮峻
- 2003 《倚天屠龍記》 孫斌
- 2004 《武當》 劉旭
- 2006 《傳奇皇帝朱元璋》李慶祥
- 2006 《朱元璋》李明
- 2008 《飛天舞》 沉浮
- 2009 《倚天屠龍記》 周曉濱
- 2015 《乞丐皇帝與大腳皇后傳奇》 季晨
- 2016 《真命天子》 季肖冰
- 2019 《倚天屠龍記》侯瑞祥
註釋
延伸閱讀
[在維基數據編輯]
參考文獻
- ^ 《大越史記全書》本紀卷之七:「甲午(紹豐)十四年元至正十四年春二月,北邊帥臣驛奏,元陳友諒起兵,遣使來乞和親友諒,陳益稷子。」、「辛丑(大治)四年元至正二十一年二月,明太祖攻江州。陳友諒退居武昌,使人來乞師,不許。」
- ^ 李晉華. 《明成祖生母問題彙證》. 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本·第一分 (中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36, (1936年): 55–77 [2023-06-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12) (繁體中文).
- ^ 《子不語·卷十·毀陳友諒廟》,「趙公錫禮,浙之蘭溪人,初選竹山令,調繁監利。下車之日,例應謁文廟及城隍神。吏啟:「有某廟者,當拈香。」公往視:廟有神像三人,雁行坐,俱王者衣冠,狀貌頗莊嚴。問:「何神?」竟無知者。公欲毀其廟,吏不可,曰:「神素號顯赫,歷任官參謁頗肅,毀之恐觸神怒,禍且不測。」公歸搜志、乘,祀典不載此神,乃擇日朝吏民於廟,手鐵鎖系神頸曳之。神像瑰偉,非掊擊不能去。公曳之,應手而倒,三像碎於庭中。新其屋宇,改奉關帝。久之,竟無他異。公心終不釋,乃行文天師府查之。得報牒云:神係元末偽漢王陳友諒弟兄三人,兵敗,死鄱陽湖,部曲散去,為立廟荊州。建於元至正某年,毀於國朝雍正某年趙大夫之手,合享血食四百年。」
- ^ 武漢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武昌区志-第三篇 名城胜迹-第三章 遗迹 遗址. 2014-05-30 [2017-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6) (中文(中國大陸)).
陳友諒墓位於長江大橋武昌引橋南側。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陳友諒自稱漢王;至正二十年稱帝,國號為「漢」;至正二十三年八月在鄱陽湖中流矢身亡。其部下以舟載其屍還武昌,葬於黃鵠山南麓,即今址。次年,朱元璋攻克武昌後來墓前祭奠,題「人修天定」4字於墓前,以後墓園漸荒蕪。清代成為湖北按察使署的花園——「乃園」之一部分,少有人往。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萬耀煌、耿仲釗等發現此墓。辛亥革命勝利後,湖北省內務司於1912年議請整修,次年完工,廣濟饒漢祥作碑銘。解放後曾維修,「文化大革命」中墓堆被毀。1981年修復,1998年6月全面整修。墓坐北朝南,長方形,圓角,高2米餘,有磚砌水泥墓牆,墓前立花崗岩墓碑,高2米餘,上書「大漢陳友諒墓」。墓後有2米寬水泥平台,兩側有碑亭,分立「大漢皇帝陳友諒墓碑銘」和「重修大漢陳友諒墓」碑石。墓前有高大洗麻石牌坊,前額書「江漢先英」,後額書「三楚雄風」,牌坊與墓之間有16級台階的墓道。墓地周圍蒼松翠柏環抱,氣氛肅穆。1956年湖北省人民委員會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 人民日報. 陈友谅纪念馆观史. 熊澤民. 2014-05-30 [2017-0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6) (中文(中國大陸)).
在湖北仙桃市沔街中段,新建了一個「陳友諒紀念館」。不久前的一天,我來到這裏,聽講解,看實物,歷史的風雲在眼前展開…… 關於陳友諒的傳說很多,比如他有三口神奇的行軍鍋,他常常騎白馬出征,他降生時有「三奇」,他從小習武,臂力過人……在紀念館裏看到,陳友諒建都舊遺址處古柏參天,環境十分幽靜,青石台階伸向密林幽靜處。
前任: - |
陳漢皇帝 1360-1363 |
繼任: 陳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