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秦皇岛地方铁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秦皇岛地方铁路,也称“秦石铁路”、“秦山铁路”、“柳江地方铁路”,是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条市属铁路,起自秦皇岛南站,至抚宁县石门寨站并延伸到青龙县山神庙站。干线长43.2km。通车总里程100km。站线总延长19km,厂矿专用线28条总延长37km。

中间站有:秦皇岛北站(+4km)、海阳站杜庄站鸡冠山站付水寨站石门寨站亮甲山站上庄坨站石岭站驻操营站

有桥梁26座,928延长米;隧道3座,498延长米;涵洞78座,1226延长米。自有东风10D机车4台,GKD1A机车1台,职工414人,设有综合办公室、财务资产部、人事劳资部、生产运输部、安监武保部、科技企管部、物资供应部、运输段、机务段、工务段。

历史

前身是20世纪初柳江煤矿和长城煤矿先后修建的两条窄轨运煤铁路。[1]

  • 1914年石门寨商人李治、樊雨彬、张子彦等组建柳江煤矿公司,位于今抚宁县石门寨镇柳江村,生产无烟煤。1915年以股金15万元修建煤矿至秦皇岛至津榆铁路汤河站的762毫米窄轨轻便铁路。采用25磅钢轨。1916年4月,资本金告罄,工程一度停滞。1916年7月建成通车,命名为柳江铁路。铁路起自柳江煤矿,经付水寨、小部落、杜庄、海阳至汤河站,全长约17km。沿线经约40个村庄、14座桥梁。1916年9月1日,京奉铁路在秦皇岛附近改线南移,柳江煤矿公司遂租赁被废弃的汤河站至秦皇岛码头段4.8km的秦皇岛港自备专用铁路。[2]1916年10月在港区租赁土地建设成柳江贮煤场并建有准轨专用线1.6km。1917年冬,上海煤商、火柴大王刘鸿生以及祝伊才、韩芝根等人入股约42万元掌控了公司,更名为“华商柳江煤矿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 1916年当地人刘汝林、齐翰卿等在临榆县上庄坨、石岭创办兴业煤矿公司,与柳江煤矿有大石河相隔。不久,刘珍甫购得兴业公司股权,直系军阀大佬冯国璋曹锟等参股,筹股80万银元,于1922年组建了长城煤矿股份公司。1923年向南京的东南银行贷款40万银元,1923年7月18日动工修建上庄坨至秦皇岛长城站的“长城窄轨轻便铁路”,1924年秋建成通车。铁路从小峪沟矿区出发,经上庄坨、石门寨、刘家河、鹿头山、西傅店、柳村、崔家庄、东盐务等约20个村庄、16座桥梁至秦皇岛城区,全长26公里,轨距为1067毫米。自备小蒸汽机车3台,敞车34辆。在港区租赁土地建设成长城贮煤场并建有准轨专用线1.6km。[3]1933年被日本控制,称为“长城炭矿铁道株式会社”、“大陆矿业株式会社长城矿务所”。长城煤矿旧址已被列为秦皇岛市文物保护单位。

抗战胜利后,1946年春,国民政府经济部接收大员胡希濂等接管长城煤矿及长城铁路。而柳江煤矿因电厂被炸毁,井巷被水淹没,无法恢复生产,铁路废弃。1950年长城煤矿停产,采煤人员及设备迁往山西大同,长城铁路运量全无。

1951年11月,河北省人民政府中央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接管了长城铁路,交由秦皇岛市政府代管,定名为秦皇岛市长城铁路管理处,把柳江、长城铁路改线合并,把长城铁路大部分线路废弃,迁移到运输资源较为丰富的柳江铁路路基上。1952年4月底开工,历经4个月,完成秦皇岛至上庄坨干线29公里,耀华支线3.82公里。

1962年至1982年,重大改造和提升有:

  • 线路由上庄坨站延伸至石岭站
  • 老岭降坡技术改造,
  • 引入大型蒸汽机车并全线通车,
  • 城区与地方铁路交叉口新建立交桥。

每天开行旅客列车两对。1962年客运人数达到53万人,周转量达每公里834万人。1974年客运人数为42.3万人,周转量每公里810.1万人。

窄轨改准轨的扩轨工程于1984年2月正式开工,边施工、边运营、边培训,1984年11月27日正式竣工通车。1985年1月1日在秦皇岛南站设立交接口,与国家铁路进行车辆交接作业。1985年完成货运量158.3万吨,完成货物周转量2228.4万吨,实现利润50万元,为货主节约货物倒装费、短途运输费及减少损失费250多万元,极大节省了货物中途换装时间,缩短了运输周期。

1984年国务院及铁道部批准石木地方铁路延伸工程(即石岭-山神庙-三间房(祖山镇北部)-龙王庙-三星口-木头凳)。实际仅开工了石岭至山神庙段(正线12公里,站线2.3公里)。1986年5月初开工。1988年12月7日通车。1988年12月20日举行了通车典礼。

1988年4月14日,秦皇岛市交通局党委在交通局礼堂召开公开承包答辩会,一个承包集团中标铁路的经营管理。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由于与该铁路并行的秦青公路S251完成了改扩建工程,长途公路客运劫走了铁路客源。1991年6月1日正式停止客运,秦皇岛市铁路管理处转为专营铁路货物运输。

1995年以后运营效益逐年下滑,至2002年底,累计亏损已达180万元。2002年3月,改制工作启动。2003年1月28日,秦皇岛地方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秦皇岛地方铁路告别地方国营,成为职工持股的民营企业,为全国第一家完成改制的地方铁路企业。

中日合资的秦皇岛浅野水泥有限公司、首钢外迁项目“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落户秦皇岛,开始修建铁路专用线与其接轨,迎来新的发展。

2007年6月25日,秦皇岛北站完成整体搬迁,“退城进郊”。秦皇岛市区的公交车站“小北站”为其历史遗存。

2013年5月,龙家营交接场工程正式开工。2017年7月8日10:51,秦皇岛地方铁路与国铁接轨站正式由秦皇岛南站转场至龙家营站。当日14:55,地铁公司将最后一批空车送到南站交接场,结束了“地方铁路”货运列车在市区运行的历史。

参考文献

  1. ^ 刘剑:“‘小铁路’:穿越百年的诉说”,《河北日报》2018年6月14日第11版。. [2020年8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6月16日). 
  2. ^ 李自典 李海滨:“京奉铁路与秦皇岛城市的崛起和发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75-79.
  3. ^ 武杏杏:《秦皇岛:煤港带动下城市兴起的典型(1898——1933)》,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