摵仔麵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5年11月22日) |
摵仔麵 | |
---|---|
台灣語言寫法及拼音 | |
漢字 | 摵仔麵 |
台語白話字 | chhe̍k á mī |
摵仔麵(臺灣話:chhe̍k á mī[1],chhek-a mi [2])即是俗稱之黃湯麵、黃乾麵或是拌麵總稱,臺灣當地另一稱「擔仔麵」。由於讀音相近,常被誤作「切仔麵」,北台灣後已習稱「切仔麵」。摵仔麵為台灣小吃麵類最基本原形,變化無窮,任君挑選食用;臺南擔仔麵即是出自於摵仔麵之聞名海鮮麵。在臺灣歷史上,摵仔麵和台南擔仔麵相當,並列台灣兩大名麵。
相傳新北市摵仔麵有一源頭出自台北縣蘆州鄉(今新北市蘆洲區),二戰後由周烏豬的門徒楊萬寶加以發揚光大。當時蘆州有「和尚洲」之稱,故又名「和尚洲摵仔麵」。
台灣光復前,蘆洲人周烏豬在湧蓮寺廟口前賣摵仔麵,不過因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經濟蕭條,摵仔麵設攤斷斷續續,直到民國卅五年(西元1946年),蘆洲人楊萬寶戰後剛從南洋當兵回來,由於他光復前就曾向周烏豬學過煮摵仔麵的技藝,就在湧蓮寺廟口設攤賣摵仔麵。楊萬寶煮的摵仔麵,湯頭都用大骨、三層肉整塊下去熬,口感純甘,不用加味精,而摵仔麵的麵條也堅持人工製作,不加硼砂,切麵的工具也用竹編,別有一番風味,在當時就相當受歡迎。楊萬寶摵仔麵生意逐漸穩固後,就傳給徒弟阿成、阿賜,自己往五金建材業發展,不過他仍要求徒弟每日送兩碗摵仔麵給他品嚐,鑑定湯頭是否改變,由於這種堅持,使得蘆洲摵仔麵口味能始終如一。民國六十七年(1978年),湧蓮寺舊廟重建,廟口摵仔麵遷移他處,蘆洲摵仔麵略有停滯,阿成、阿賜後來將技藝傳承第三代、第四代,現今中正路、三民路、中山一路陸續出現摵仔麵店,五股、八里、大直、三重等地都有蘆洲籍人士出外設攤賣摵仔麵。現今得勝街的『添丁摵仔麵』、『阿朝摵仔麵』、『大廟口摵仔麵』及台北豬屠口摵仔麵,都和楊萬寶這一脈相傳有所關連。[3]
蘆洲區早期舉辦「觀音文化節」活動,目的是要凸顯摵仔麵和地方的血緣關係,農曆九月十八日蘆洲大拜拜時舉行[3],2007年改名為「摵仔麵嘉年華」,2014年起改名為「新北市蘆洲神將文化祭」[4]。
「摵仔」字義
摵仔是臺語,語意有二:一當動詞,是手提上下抖動擺動(沏)的意思,二是名詞,也是舊時煮麵工具笊籬(俗稱麵摵仔),因而得名。
參見
注釋
- ^ 2011[永久失效連結],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2015-11-22 摵仔麵,音讀 tshi̍k-á-mī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How To Tell Taiwanese Ta-a And Tshik-a Noodles Apart. MICHELIN (米其林指南). 2020-10-19 [2021-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8) (英語).
While both are quintessentially Taiwanese noodles, ta-a-mi and tshik-a-mi are two distinct dishes with unique broths and side ingredients, enjoyed in very different ways.
- ^ 3.0 3.1 殷偵維. 蘆洲好有麵子. 《台灣蒐奇》專題報導 (臺北縣(今新北市): 自由時報). 2003-09-23 [2015-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5) (中文).
- ^ 切仔麵嘉年華. [2018-10-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