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120號潛艇 (1918年)
歷史 | |
---|---|
德意志帝國 | |
艦名 | U-120號 |
下訂日 | 1916年5月27日 |
建造者 | 漢堡伏爾鏗船廠 |
船廠編號 | 94 |
下水日 | 1918年6月20日 |
服役日 | 1918年8月31日 |
結局 | 1918年11月22日移交意大利,後拆解報廢 |
技術數據[1] | |
艦級 | UE級潛艇 |
艦型 | UE-II型遠程布雷潛艇 |
排水量 |
|
全長 | 81.52米(全長) |
全寬 | 7.42米 |
高度 | 10.16米 |
吃水 | 4.22米 |
動力輸出 |
|
動力來源 | |
速度 |
|
續航距離 |
|
潛航深度 | 75米 |
乘員 | 4名軍官、36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服役記錄 | |
所屬 |
|
指揮官 |
|
參與行動 | 無 |
戰績 | 無 |
陛下之120號潛艇(德語:SM U 120[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建造的UE-II型遠程布雷潛艇或稱U艇的四號艇。它由漢堡的伏爾鏗船廠承建,於1918年6月20日下水,至同年8月31日交付使用。U-120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服役的329艘德國潛艇之一,但從未參與任何海戰。戰後,根據停戰協議的要求,該艇於1918年11月22日被引渡至意大利正式投降,至1919年4月在拉斯佩齊亞拆解報廢。
設計
1916年春天,基於既有的UE-I型潛艇在適航性和速度方面存在重大缺陷,且極易發生故障,德意志帝國海軍潛艇監察局(Inspektion des U-Bootwesens)啟動了名為第45號方案的千噸級布雷潛艇設計工程,即UE-II型潛艇。新方案是UE-I型和雙殼體U-115至U-116型的綜合體,其艏部結構幾乎是完全照搬了後者的設計,艉部的耐壓殼體則必須設計為橢圓形,以容納大型水雷貯存艙。[3]
U-120號是UE-II型潛艇的四號艇。其全長為81.52米,舷寬7.42米;有4.22米的吃水深度。艇只的水上排水量為1164噸,水下為1572噸。它搭載有可在水上使用的兩台猛獅六缸四衝程柴油發動機,總功率為2,400匹公制馬力(1,765千瓦特);以及可在水下使用的西門子-舒克特雙電動發電機,總功率為1,200匹公制馬力(883千瓦特)。這些發動機用以驅動雙軸、每根軸各一個直徑1.61米長的螺旋槳。其潛航深度為75米。[1]
U-120號在水上的最高速度可達14.7節(27.2公里每小時),在水下的最高航速則為7節(13公里每小時)。它可以8節(15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上巡航13,900海里(25,700公里),或以4.5節(8.3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下巡航35海里(65公里)。與UE-I型類似,該艇的布雷裝置也是由水雷布放管和貯存台架組成,兩個3層台架最多可貯存42枚UC200型水雷,水雷艙占據艇體後部約四分之一的艙段。此外,通過上層構造左右兩舷的耐壓裝載艙還可額外貯存30枚水雷,它們通過專用導軌輸送至水雷艙。[3]出於自衛需要,U-120號也配有四具艇艏魚雷發射管,並可攜帶至多14枚魚雷;作為輔助武器的甲板炮則是一門150毫米45倍徑速射炮。其標準船員編制為4名軍官及36名水兵。[1]
歷史
U-120號是由德意志帝國海軍作為L項戰時訂單(Kriegsauftrag L)的一部分,於1916年5月27日向漢堡的伏爾鏗船廠訂購,建造編號為94。艇體於1918年6月20日下水,至同年8月31日在首任暨唯一一任艇長、海軍上尉漢斯-約阿希姆·馮·梅倫特欣的指揮下正式交付使用。[2]完成海試後,U-120號被編入駐奧匈帝國普拉的地中海潛艇區艦隊服役,但未及入列便已戰爭結束。[4]
戰後,根據停戰協議的要求,U-120號於1918年11月22日被引渡至意大利正式投降,並在經過短暫的巡遊示眾後,於1919年4月在拉斯佩齊亞拆解報廢。[5]
注釋
腳註
參考資料
- Gröner, Erich; Jung, Dieter; Maass, Martin. U-boats and Mine Warfare Vessels.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2. 由Thomas, Keith; Magowan, Rachel翻譯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1. ISBN 0-85177-593-4.
- 陳進 等 (編). 《威廉皇帝的海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战》.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8. ISBN 978-7-111-58947-1.
- Herzog, Bodo. Deutsche U-Boote 1906–1966. Erlangen: Karl Müller Verlag. 1993. ISBN 3-86070-0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