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32號潛艇
歷史 | |
---|---|
德意志帝國 | |
艦名 | UB-32號 |
下訂日 | 1915年7月22日[1] |
建造者 | 漢堡布洛姆與福斯船廠[1] |
成本 | 115.2萬德國紙馬克[2] |
船廠編號 | 256[1] |
下水日 | 1915年12月4日[1] |
完工日 | 1916年4月10日[1] |
服役日 | 1916年4月11日[3] |
結局 | 推測於1917年9月22日在英吉利海峽遭皇家海軍航空隊飛機炸沉[2] |
技術數據[2] | |
艦級 | UB級潛艇 |
艦型 | UB-II型(近岸潛艇) |
排水量 |
|
全長 | |
全寬 |
|
吃水 | 3.69米 |
動力輸出 |
|
動力來源 | |
速度 |
|
續航距離 |
|
潛航深度 | 50米 |
乘員 | 2名軍官、21名水兵 |
武器裝備 |
|
注釋 | 潛沒需時42秒 |
服役記錄 | |
所屬 |
|
指揮官 | |
參與行動 | 16次巡邏 |
戰績 |
|
陛下之UB-32號艇(德語:SM UB 32[註 1])是德意志帝國海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其中一艘UB-II型近岸潛艇或稱U艇。它由漢堡的布洛姆與福斯船廠承建,於1915年12月4日下水,至1916年4月10日交付使用。其艇載武器包括兩具500毫米的艇艏魚雷發射管以及一門88毫米口徑甲板炮。UB-32號曾先後被部署至波羅的海和佛蘭德,並參與了大西洋潛艇戰。在總共16次巡邏期間,該艇累計擊沉了22艘協約國或中立國商船,容積總噸為42893噸。UB-32號自1918年9月17日之後失蹤,推測可能在英吉利海峽遭皇家海軍航空隊的飛機轟炸並擊沉。其殘骸於1980年代尋獲,但直至2021年才被確認為UB-32號。
設計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隨着U艇戰形勢的發展,UB-I型潛艇排水量過小、適航性不佳、推進系統可靠性低等問題愈發凸顯。其水面航速甚至追不上商船,以5節(9.3公里每小時)航速潛航1小時後,蓄電池電能便會耗盡。它們甚至無力應對多佛爾海峽8至10節(15至19公里每小時)的海流。為此,潛艇監察局於1915年4月研發了UB-I型潛艇的放大版——UB-II型,並由德國國家海軍辦公室委託兩家造船廠建造。[8]其中UB-32號是由漢堡布洛姆與福斯船廠承建的第二批次的三號艇,於1915年12月4日下水。[9]
與前一批次的UB-II型艇相比,UB-32號的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別增至274噸和303噸,全長增至36.90米,艇體採用單殼體加鞍形水櫃構造。由於突破了鐵路限界,舷寬也得以增至4.37米。該艇採用雙槳驅動,其主機為兩台奔馳六缸四衝程270匹公制馬力(200千瓦特)柴油機用於水面運行,以及兩台280匹公制馬力(210千瓦特)的西門子-舒克特電動發電機用於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9.06節(16.78公里每小時),水下5.71節(10.57公里每小時);能夠在水面以5節航速續航7,030海里(13,020公里),或以4節(7.4公里每小時)連續在水下航行45海里(83公里)而無需充電。[2]蓄電池被放置在中央潛櫃的前方,以配平更重的發動機安裝。[10]其最大潛水深度為50米,潛沒需時為30-45秒。[8]
UB-32號的主武器為兩具500毫米艇艏魚雷發射管,採用層疊式布局,以實現可以創造最佳表面效率的舷弧設計;魚雷攜帶量增至4枚,魚雷威力亦顯著提高。輔助武器是一門88毫米30倍徑速射炮。司令塔增加了一具潛望鏡,並配備了1根兩段式可伸縮通信桅杆,前水平舵外形也做了調整。[8]其標準船員編制為2名軍官加21名水兵。[2]
服役歷史
1916年4月11日,UB-32號在在首度擔任艇長的海軍上尉路德維希·卡爾·扎爾的指揮下正式入役,隨即展開海試。[4][9]完成海試後,該艇曾先後被編入駐波羅的海的第五半區艦隊,以及駐比利時的佛蘭德區艦隊,並參與了大西洋潛艇戰。在其16次巡邏中,共計擊沉22艘協約國或中立國商船,容積總噸為42893噸。[11]其中,UB-32號於1917年4月4日在巴夫勒爾附近擊沉4461總噸的巴西輪船巴拉那號(Paraná)更是直接導致巴西與德國斷絕了外交關係。[12][13]
1917年9月10日,UB-32號從布魯日出發,前往北海的胡夫登海域發動破交戰,從此再沒有返航。其最後一次報告是9月17日,之後推測可能於9月22日在英吉利海峽遭皇家海軍航空隊的飛機轟炸並擊沉,艇內24人全數陣亡。其殘骸於1980年代尋獲,但直至2021年才被確認為UB-32號。[9]
殘骸
20世紀80年代,佛蘭德水道測繪局(Vlaamse Hydrografische Dienst)在距離比利時海岸以西約50公里(27海里)處發現了一艘沉船,並在地圖上標為B140/225。至2009年,他們又進行了廣泛的潛水研究,結果顯示那是一艘潛艇的殘骸。沉船的最大深度為41米,位於左舷。遺骸的長度約為35米,寬度為5米。潛艇從艉部到炮塔前方約2米處均完好無損。艇艏則已完全毀壞,顯然是受到了沉重的撞擊,且似乎是從上方受到扁壓,艇身縱裂為兩半。在距離艇艏左舷20米的地方有兩塊巨大的鐵質碎片,這是潛艇的耐壓殼體碎片,可能來自兩個前置水平舵。兩具潛望鏡呈收縮狀態,但潛望鏡的頭部、蓋口、接目鏡以及玻璃都已在撞擊中被敲破。潛艇的艇艉有局部被散落的漁網和繩索所覆裹。在它們作部分移除後,發現了潛艇的銅製右舷螺旋槳,上刻有銘文:「B & V, 1150 mm, 660, Projiz Flache 8416, Mangan Bronze, STB Schiffsschr. 6, UB.32」。經過一番挖掘,左舷螺旋槳也被尋獲。潛艇具備兩副螺旋槳的事實表明,這是一艘UB-II型潛艇。[14]
在殘骸上清晰可見的損毀證實了UB-32號是受到來自上方的猛烈撞擊而被擊沉的。兩個艙門關閉、兩具潛望鏡都縮回的事實表明UB-32號可能是在水中或下潛時被擊中。艇艏連同宿營艙、魚雷艙和電池艙已完全散開。這種損害不可能是由水雷爆炸造成的。水雷通常會導致艇艏或艇艉爆炸,艇體出現裂縫或底部出現嚴重凹痕。從這艘殘骸來看,顯然是來自潛艇頂部的撞擊導致了殘骸的「擠壓」外觀。頂層甲板似乎裂成了兩半。在離沉船較遠的地方還發現了一些較大的碎片,比如前置水平舵的鐵皮碎片。所有證據都指向了一次大型爆炸,可能接着還有第二次內部爆炸。其產生的力量是如此之大,以至於碎片被拋甩出去、兩具潛望鏡頭碎裂。這種劇烈的爆炸可能是由深水炸彈、飛機炸彈或魚雷的衝擊引起的。這似乎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英國方面的主張,即潛艇是被一架飛機從空中擊沉的。[14]
襲擊歷史摘要
日期 | 船名 | 船籍 | 噸位 | 結局[11] |
---|---|---|---|---|
1917年3月13日 | 同志號 | 英國 | 58 | 擊沉 |
1917年3月13日 | 十孩童號 | 比利時 | 44 | 擊沉 |
1917年3月13日 | 淘金者號 | 英國 | 62 | 擊沉 |
1917年3月30日 | 彭斯赫斯特號 | 英國皇家海軍 | 1191 | 擊傷 |
1917年3月31日 | 波阿斯號 | 英國 | 111 | 擊沉 |
1917年3月31日 | 吉普斯維奇號 | 英國 | 116 | 擊沉 |
1917年3月31日 | 格洛斯特城堡號 | 英國皇家海軍 | 7999 | 擊傷 |
1917年3月31日 | 路易絲王后號 | 英國 | 4879 | 擊傷 |
1917年4月1日 | 恩底彌翁號 | 英國 | 73 | 擊沉 |
1917年4月4日 | 巴拉那號 | 巴西 | 4461 | 擊沉 |
1917年4月5日 | 恩內斯特·勒古韋號 | 法國 | 2246 | 擊沉 |
1917年4月24日 | 瑪麗·布蘭奇號 | 法國 | 359 | 擊沉 |
1917年4月25日 | 巴拉瑞特號 | 英國 | 11120 | 擊沉 |
1917年4月27日 | 紫花苜蓿號 | 英國 | 2993 | 擊沉 |
1917年4月27日 | 比馬號 | 英國 | 4750 | 擊沉 |
1917年4月28日 | 追求號 | 英國 | 37 | 擊沉 |
1917年4月29日 | 埃倫·哈里森號 | 英國 | 103 | 擊沉 |
1917年4月29日 | 人魚號 | 英國 | 76 | 擊沉 |
1917年4月30日 | 波爾巴伊號 | 法國 | 378 | 擊沉 |
1917年6月8日 | 維納斯號 | 挪威 | 1107 | 擊沉 |
1917年6月11日 | 馬科號 | 義大利王國 | 3257 | 擊沉 |
1917年6月12日 | 南點號 | 英國 | 4258 | 擊沉 |
1917年6月14日 | 強壯號 | 法國 | 152 | 擊沉 |
1917年7月5日 | 哈弗布里斯號 | 挪威 | 677 | 擊沉 |
1917年7月6日 | 瓦巴沙號 | 英國 | 5864 | 擊傷 |
1917年8月26日 | 費爾特雷號 | 義大利王國 | 6455 | 擊沉 |
注釋
腳註
- ^ 1.0 1.1 1.2 1.3 1.4 Rössler,第64頁.
- ^ 2.0 2.1 2.2 2.3 2.4 Gröner 1991,第23-25頁.
- ^ Gröner,第23-25頁.
- ^ 4.0 4.1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Ludwig Karl Sahl.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5-02-01].
- ^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Karl Ruprecht.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5-02-01].
- ^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Max Viebeg (Pour le Mérite).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5-02-01].
- ^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 commanders: Benno von Ditfurth.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5-02-01].
- ^ 8.0 8.1 8.2 陳進,第47頁.
- ^ 9.0 9.1 9.2 Helgason, Guðmundur. WWI U-boats: UB 32.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22-03-26].
- ^ Rössler,第50頁.
- ^ 11.0 11.1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by UB 32.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15-02-01].
- ^ Helgason, Guðmundur. Ships hit during WWI: Parana. German and Austrian U-boats of World War I - Kaiserliche Marine - Uboat.net. [2022-03-26].
- ^ NARS,第76頁.
- ^ 14.0 14.1 De Roy, Luc. Opmerkelijke vondst in de Noordzee: wrak blijkt Duitse duikboot UB-32 uit WO I te zijn. vrtnws.be. 2021-11-10 [2022-03-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6).
參考資料
- Gröner, Erich; Jung, Dieter; Maass, Martin. U-boats and Mine Warfare Vessels.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2. 由Thomas, Keith; Magowan, Rachel翻譯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1. ISBN 0-85177-593-4.
- 陳進 等 (編). 《威廉皇帝的海狼: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潜艇战》.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8. ISBN 978-7-111-58947-1.
- Rössler, Eberhard. Geschichte des deutschen U-Bootbaus. 1: Entwicklung, Bau und Eigenschaften der deutschen U-Boote von den Anfängen bis 1943. Band 1. Augsburg: Bechtermünz. 1996. ISBN 3-86047-153-8.
-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Service. U-boats and T-boats, 1914-1918. Washington: U.S. General Services Adminisration. 1984 [2022-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11).